朋友们,同志们:
今天咱们不聊别的,就聊聊“习惯”这档子事。
谁心里没点儿想头呢?有的同志想每天起来跑两步,锻炼锻炼身体;有的想拿起书本,学点新知识;还有的,就想把那喝大酒、爱发火的毛病给改了。可想归想,做起来难。是不是常有这么个感觉?下决心的时候,劲头比谁都足,恨不得一天就把事儿办成。可热乎劲儿一过,就又回到老样子,末了还一个劲儿地埋怨自己:“我这人怎么就这么没毅力呢?”
朋友们,别这么说。这事儿啊,不赖你,赖的是法子不对。咱们好多人都有个误会,以为改习惯得使猛劲,得“壮士断腕”。其实不然。那都是唱戏,不是过日子。过日子,讲究的是细水长流。
有个叫福格的外国先生,琢磨出个挺有意思的法子。他说,一个事儿要能做成,就三个离不开的要素。我给它起了个好记的名字,叫“劲头、能耐、拉一把”。
第一是“劲头”。就是你想干这事儿的那股子心气。可这劲头啊,最靠不住。它跟天气似的,忽冷忽热。你今天听了个报告,热血沸腾,说明天五点就起。可真到了五点,被窝里暖和着呢,那股劲儿早跑到爪哇国去了。所以,指望天天都有高昂的劲头,那是跟自己过不去。
第二是“能耐”。就是你干这事儿容不容易。这才是关键!好多事坚持不下来,不是没劲头,是太费劲。你想想,让你每天跑十里地,谁受得了?可要是让你每天就穿上跑鞋,在家门口溜达两分钟,是不是就没那么难了?所以,咱们得学会个本事:把大事化小,小到你闭着眼都能做。想看书?别一上来就啃大部头,先说“我就翻开书,看一行字”。想做俯卧撑?别想着做五十个,就说“我趴下去,做一个”。这就叫“有能耐”,不费劲。
第三是“拉一把”。光有劲头和能耐还不行,没人提醒,你转头就忘了。这个“拉一把”的力,就是个提醒。你可以在墙上贴个条子,手机上定个闹钟。但最好的法子,是“老习惯带新习惯”。比方说,你每天都要刷牙吧?这是雷打不动的老习惯。那好,你就跟自己说:“我刷完牙,就做那一个俯卧撑。”把新娃娃拴在老黄牛身上,丢不了!
这三样凑齐了,事儿就成了。可还有最画龙点睛的一笔,千万别忘了:事儿一做完,立马给自己叫个好!
你做完那一个俯卧撑,心里得美滋滋地想:“嘿,行啊我!”或者攥攥拳头,给自己一个微笑。这叫什么?这叫尝到甜头。人跟小孩儿一样,你给他块糖,他下次还愿意干。你老批评他,他见着你就躲。咱们改变习惯,就是要让自己心里舒坦,感觉自己真棒。哪怕就成功了那么一丢丢,也要庆祝一下。这股子“高兴劲儿”,比什么“毅力”都管用!
所以你看,养成好习惯,跟盖房子一样,得一砖一瓦地来。别总想着一天就盖起高楼大厦,先把地基打好。从最小最小、最不费劲的事儿开始,找个老习惯带着它,做完了就夸自己。日子一长,这小习惯自己就会长大。今天一个俯卧撑,明天就想做两个;今天看一行字,明天就想看一页。慢慢地,你就变成了那个你想成为的人。
这法子,不光自己用着好,在家里、在车间里,也能用。看见孩子屋里乱,别吼他“把屋子收拾干净!”,那活儿太大了,他发怵。你跟他说:“宝贝,能把这本书放回书架吗?”他做到了,你夸他一句:“真利索!”你看,他下次就可能愿意把玩具也收了。
朋友们,改变没那么吓人。它是个手艺活儿,靠的是巧劲儿,不是蛮力。把这套“小法子”玩熟了,你就有能耐改变一切你想改变的。咱们工人有力量,不光能建设国家,也能建设好咱们自个儿的生活!